电影推荐 ——2019-09-02
连环**一直是个恐怖又神秘的议题。
他们残暴、冷血、泯灭人性,犯下常人难以理解的罪行。
但同时他们又乖张、自洽,常常和高智商犯罪挂上钩。
所以研究连环***心理,成了警方破获连环**案的重要课题之一,而对这些人的分析,往往会成为许多疑难案件的关键**手段。
如果大家仔细梳理过的话,就会发现,历史上很多连环**案,都是在老罪犯的帮助下破获的。
比如经典惊悚悬疑片《沉默的羔羊》,里头就对这一做法有着详细描述。
而在犯罪心理学领域,被应用最广也是最权威的技术之一,就是侧写。
指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,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,生活环境,职业,成长背景等。
发明这一方法的是一位叫作约翰· 道格拉斯的人。
他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著名探员,曾协助警方破获多起重大案件,在犯罪行为分析及现代刑侦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,对抓捕美国连环**居功至伟。
有着"现代福尔摩斯"的美誉。
退休之后约翰· 道格拉斯写了一本叫作《心理神探》的书,此书后来成为犯罪心理学的经典读本之一,也成为了许多刑侦美剧的灵感来源
比如曾经大热过的《犯罪心理》,剧本就借鉴过此书的内容。
两年前,原书故事终于被搬上了荧幕,一举成为了许多粉丝心中的年度最佳。
2019年8月份,第二季归来,再一次在豆瓣拿下了8.8的高分——
论原著论剧本论创作班底,《心灵猎人》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。
导演大卫·芬奇不用说,大名鼎鼎的奇才,《***》、《消失的爱人》、《搏击***》、《本杰明·巴顿奇事》、《龙纹身的女孩》等神作都出自他手。
可见他不仅会拍极端人格,还拍得很烧脑。
2013年刚“下海”拍电视剧《纸牌屋》,就帮网飞扭转了局势。
《心灵猎人》改编于《心理神探》,里头所涉及到的案件和罪犯,都取材自真实**。
不同于一般美剧,《心灵猎人》的关键是解析犯罪心理,它一季只讲一个案件。
比如第二季的亚特兰大儿童**案,它是20世纪美国最惊悚的凶杀案之一。
**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,亚特兰大连续失踪了20多名儿童,且这些儿童的年龄都在7到14岁之间。
凶手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,曾吓得美国小孩都不敢出门。
所以80年代,在亚特兰大的小孩已经连续失踪了好几年之后,FBI终于派了2名探员来做调查。
其中一名探员,就是现实中《心理神探》的原作者约翰· 道格拉斯。
在剧中,这两人化名成为了比尔和霍顿,同时也是《心灵猎人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两位主角。
来到亚特兰大之后,比尔和霍顿马上发现了儿童失踪案的许多疑点。
比如受害者都是黑人儿童,且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正常生活轨迹中突然死亡的。
还有死者的脚被凶手仔细清洗过,有的死者嘴巴里还被塞了**,表明凶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极端性癖。
基于受害者都是黑人小孩,大众自然而然地把怀疑目标,对准了白人。
认为这涉及种族歧视和仇杀。
但霍顿的猜测明显与此相悖,在对现场照片和作案手法等一系列内容做过分析之后,霍顿认为:
凶手可能是黑人。
因为受害者大都住在黑人社区,案发地点也都是黑人**的地方,要想在这种地方作案还不被人察觉,那白人的几率很小。
而且这起**案持续了数年,期间黑人对白人的戒备心一度升级到**。
在这种情况下被害者的数量依然没有减少,说明大家防备的对象,出了错。
其中有一起案件,有目击证人看到了受害者上凶手的车。
如果不是有了起码的信任,在当时风声日紧的情况下,一般小孩是不会轻易上白人车的,除非对方是同种族的黑人。
所以,经过了一系列分析之后,探员们认为,凶手是黑人的可能性最大。
但当时的亚特兰大政府是拒接接受这种猜想的。
这跟亚特兰大的政治背景有关系,亚特兰大是当时美国第一个选出了黑人市长的地方。
黑人民声高涨,大家都在尽力**自己的种族利益,白人为了表达**,还纷纷搬到了郊区生活,降低自己的纳税贡献率。
这种情况下发生黑人恶性作案**,是政府和民众都不能容忍的。
不仅如此,其实早在比尔和霍顿到达亚特兰大之前,这里的警方就对儿童失踪案很不以为意了。
市级警方认为,每年失踪几个孩子并不奇怪,这在亚特兰大是常有的事,更何况这里教育低下,犯罪很正常,不必太大惊小怪。
剧中霍顿和老警员交谈的这段,对方还道貌岸然地指出了:
亚特兰大的凶手,不是任何人,而是贫穷。
所以比尔和霍顿在调查亚特兰大儿童**案的过程中,也是**受阻。
至于最后结局如何,网上也有许多相关信息可供查询,现实往往都是令人无奈又沮丧的。
《心灵猎人》的高能之处,在于主角是名犯罪心理学专家,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,对凶手的分析,以及通过和老**们的交谈,所呈现出来的恐怖感和烧脑感。
两季都是同样的叙事方法,一边调查案件,一边和***取经,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侧写这一技术。
比如第二季涉及到的对谈对象:查尔斯·曼森。
如果大家关注了昆汀的新片《好莱坞往事》,一定对这个名字有印象。
查尔斯·曼森是 美国著名类公社组织"曼森家族"的***,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**之一。
他曾派人闯入著名导演罗曼·波兰斯基的家中,杀害了其已经怀有8个月身孕的演员妻子莎朗·塔特,同时杀掉家中的四名佣人。
其中莎朗·塔特身中16刀,与她的化妆师被吊在起居室内,凶手还用她的血在墙上涂写了口号。
罗曼·波兰斯基是拿过许多**奖项的大导,同时也是李安最爱的导演之一,可想而知此事在当时有多轰动。
在和这些连环***对谈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他们性格之中的共同点:
狂妄自大,极度自恋。
就像剧中的 查尔斯·曼森,他会主动打断警方的话,还会要走探员的墨镜,然后跟狱友吹嘘自己偷了FBI的墨镜。
他们渴望从这些事情中得到**。
还有第一季中的BTK,会在作案之后主动寄信给警方,只为了能让自己爆红。
其中BTK是他给自己取的名号,是“**,折磨,杀害/ Bind,Torture,Kill”的缩写。
这类罪犯喜欢在交谈中掌握主动权,甚至告诉警察,不要轻易对自己问假设问题。
比如“你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,是不是跟你的童年有关”这种蠢问题,在***看来是极度可笑的。
因为他们认为:
假设问题只是让我更了解你们,而不是让你们更了解我了。
一句话,足以体现他们的智商。
看透人心的能力,他们掌握的或许并不比我们少。
《心灵猎人》没有多少血腥残暴的画面,虽然是悬疑剧,但剧集主要把镜头聚焦在了几位FBI特工的身上,通过他们的交谈、讨论,来解析罪犯的心理。
但千万别以为没有血腥画面,《心灵猎人》就不恐怖了。
《心灵猎人》的恐怖是缓慢的,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,剧中许多镜头都采用了恐怖片的拍摄模式。
比如这个:
比尔刚下班回家,发现家里的后门没关紧,便马上警惕起来。
多年的职业生涯让他变得多疑又敏感,所以他很容易怀疑自己正处于被报复的危险之中。
开门的这个镜头,观众的心跳也跟着**上升。
《心灵猎人》的恐怖是于无声无息之中体现出来的。
就像网友说的,是缓慢的叙事节奏中流露出来的绵密对白,人声背后同步的树叶沙沙声,酒吧喧嚣背后的宁静等等。
慢慢拉扯着,把观众带入那个黑暗,又难以捉摸的世界。
最后,犯罪心理学之所以吸引人,就是因为它超出了人类的常规认知,但又发生于人类本身。
但《心灵猎人》中有句话说得很好:
我们在共情***态的时候,实际上是在否定自我;我们否认自己对正直和人性的信仰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所以普通人好奇犯罪心理学,浅尝辄止即可。
永远记得,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,深渊也在凝望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