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摄影师,笔名黄克,广东中山县人,早年在中山师范学校就读。1925年进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当艺徒,学习洗印、摄影、照明等技术,曾充当儿童演员。1929年任联华影业公司摄影师,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最初的两部影片《故都**》和《野草闲花》是黄绍芬摄影**作。此后,他成为“联华”的摄影组长。1932年上海“一•二八”事变后,深入前沿阵地,实地拍摄了许多**军民英勇杀敌和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动人镜头,这些宝贵的镜头都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历史资料。当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,他参加拍摄了《三个摩登女性》(1933)、《母性之光》(1933)、《到自然去》(1936)、《春到人间》(1937)、《如此繁华》(1937)、《艺海风光》(1937)等影片,成为中国较有声望的电影摄影师。1937年后,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参加拍摄了《貂蝉》(1938)、《白蛇传》(1939)等古装片。1943年毅然拒绝拍摄日本“国策电影”《春江遗恨》,弃职在上海大中企业公司正乙化工厂任职员。**胜利后,重返影坛,被文华影业公司聘为技术主任兼摄影指导,拍摄和指导拍摄了《假凤虚凰》(1947)、《夜店》(1947)等影片。*******成立后,先后在上海**电影制片厂、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师。此间,还担任天马电影制片厂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,上海电影局摄影总技师等职务。1953年参加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。此后,还参加拍摄了《宋士杰》(1956)、《十五贯》(1958)等舞台艺术片及《伟大的起点》(1954)、《女篮五号》(1958)、《林则徐》(1959)、《聂耳》(1959)、《枯木逢春》(1962)、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(1964)、《白蛇传》(1981)等故事片。这些影片具有构思质朴、光影运用妥帖、摄影角度得体、画面处理清新舒畅等独特风格。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,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,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务。黄绍芬于1997年1月21日在上海逝世。